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Ag贵宾会官网|互联网养大的鲜花,能红多久?

发布时间:2025-10-15 18:03:32    次浏览

花儿为什么那么红?大概是因为它碰上了“互联网+”,鲜花和电商的邂逅,在高端和亲(低)民(端)的鲜花市场中都不断出现,特别是前者,凭借着在社交媒体中出色的营销技巧奠定了自己在鲜花电商领域的主流地位。不过,互联网的存在更大的意义似乎在于,低成本解决了花商们的营销问题,而对于消费者所关心的按质按时将花送到这一核心痛点并没有太大帮助。物流不过关,只能“昙花一现”?鲜花之所以为“鲜花”,其“鲜”决定了它必须快速送到,其“花”决定了其娇嫩,而“鲜”和“花”加在一起的主要生意来源正是各种特殊时节送花的需求,三个问题共同指向了一件事情:物流。鲜花行业对物流系统的要求很高,既要保证鲜花准时送到,不然女朋友早就为了没收到礼物闹起来了,到时表白的花则变成了道歉的花,那就不仅仅是郁闷可以形容的了?还有些状况是,花是准时送到了,但一打开却发现鲜花变成了“残花”,这就连当做“道歉”的花都做不到了。按时按质看似是一个终端的问题,但其实是由花商的后端管理决定的,之所以不能准时送花,很可能是因为接单超出了花朵库存,一旦涉及补货,特别是在情人节、七夕这样的特殊日子要补货,那简直就是灾难。之所以会出现质量偏差,那很可能是因为库存仓储的水平不够高,导致鲜花出现了不该有的损耗;也有是因为在运输过程中货量太大过度挤压,或者送花过程时间太长,就“昙花一现”了。对于前一个问题,需要仓库和接单系统的动态匹配,而后一个问题则需要专门的冷链配送。上述这些要实现,技术不是问题,有钱就行,问题是……没钱——让鲜花电商商家们付出如此高的成本,这花价岂不是要上天了?鲜花电商,是“加中介化”?目前的鲜花电商领域普遍存在的模式是,将不同的线下鲜花店集中在一个网络端口接单,这个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转型,顶多算“转场”——就是把电话订单集中中心转移到了网上——更准确地说——是转移到淘宝和微信上。如此模式下销售送出去的花,其实依然包括了实体店的分摊租金,物流配送,以及渠道成本等等。在鲜花电商的情境下,网络不仅没有去中介化,反而是在消费者和花店之间增加了一个中介,因为其实无论有没有这个中介,消费者都会自觉地寻找鲜花礼品接收方附近的花店的。中介的存在无非只是让消费者能更方便地找到商家,至于鲜花的质量,如果只是一般的鲜花电商,没有面对消费者的成体系专业产品设计,网络上卖的花和街边小店的花根本没有区别,甚至连价格也未必有优势。解读君:互联网下,好花能否常在?从本质上说,鲜花不可能成为一个标准化的产品,这次的花漂漂亮亮,并不代表下次还能这样,而且如果是做个人鲜花生意,一年下来特殊日子也就那么几天,复购率实在不能说高。更糟糕的是,网上的鲜花电商很多几乎可以说就是皮包公司,权益保障也不知从何谈起。因此,互联网下的“好花常在”,似乎还是得打上一个不小的问号。